【专家顾问专访】笔墨间的匠心传承 ——走近长江书画家协会会长王远征

时间:2025-04-18 0 点击量:1817 作者:大赛组委会

非遗新生代:当匠心跳动在数字脉搏上

在武汉的晨雾里,当第一缕光掠过黄鹤楼的飞檐,总有人蘸着江水磨墨——他是王远征,长江书画家协会会长,也是让汉字长出赛博翅膀的追光者。从木匠学徒到国际艺术家,从篆刻刀尖到元宇宙疆域,他用了五十年光阴,把工匠精神刻进楚文化的年轮,又在《2025华韵奖“匠心永续·智造未来”工匠精神文创设计邀请展》的命题里,掀起一场传统与未来的浪漫暴动。

王远征老师

王远征

长江书画家协会会长、长江篆刻家协会副会长,湖北省汉绣协会顾问,武汉大学创业导师

中国当代书画名家、篆刻家,湖北文创领军人物

书法篆刻家 | 汉字文创领军者 | 传统文化推广人 | 青年创业导师

 

木纹里的星河:少年与匠心的初遇

九岁那年,木匠铺的刨花纷飞如雪,少年王远征在檀香木的褶皱里,读懂了「毫米级」的浪漫。军旅岁月里,他握着刻刀在炮弹壳上雕花,用三等功勋章兑换了一张艺术人生的入场券。

如今他的隶书能惊动巴黎左岸画廊的玻璃幕墙,篆刻刀凿出的《九头神鸟》被注入了钛合金灵魂——九颗头颅衔着青铜器的密码,羽翼却折射着光纤的冷芒。这尊斩获国家专利的图腾,像极了他的人生隐喻:一半根系深扎龟山碑林,一半枝桠伸向数字苍穹。

《九头神鸟》和《中国花烛》等创作作品展

《九头神鸟》和《中国花烛》等创作作品展,旨在表达湖北人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,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的聪明才干

 

汉字造梦:从镇纸到赛博烟火

他总说汉字不该是博物馆的标本。当《汉字造梦》系列横空出世,篆书的「龙」盘成潮玩青年胸前的吊坠,草书的「风」凝成琉璃镇纸里的流云。「武汉」二字被他拆解重组,化作江汉路夜市的霓虹代码,在钢筋森林里吐纳着楚辞的呼吸。

军运会期间,他设计的汉字魔方成了最炙手可热的「东方盲盒」。外国运动员捧着「仁」「义」字形茶具感叹:“这比功夫更神秘!”新华社镜头里,他的文创展台被潮水般的年轻人包围——六百年江汉关钟楼下,传统文化正以叛逆姿态重生。

王远征书画作品

《把汉字玩到全世界》

汉字造梦

中国首届“汉字梦”文化传播创意大赛启动仪式

湖北省、市人大代表们莅临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考察“汉字造梦”

湖北省、市人大代表们莅临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考察“汉字造梦”

 

与华韵奖共振:在数字旷野复刻兰亭

2025华韵奖“匠心永续·智造未来”工匠精神文创设计邀请展揭幕时,评委们说这命题是为他量身定制。当业界还在争论“非遗该供奉还是解构”,他的长江书院已上演着新旧文明的交响:退役军人的刻刀与美院生的数位板共舞,老裱画师和CG建模师共用同一盏灯。

“青铜饕餮纹本就是三千年前的超现实设计。”面对守旧者的质疑,他笑着点燃AR投影——王羲之的墨迹在虚拟宣纸上苏醒,VR眼镜里的《兰亭集序》正流淌着数字酒酿。那些被AI还原的笔触温度,恰是华韵奖「技艺精度×文化深度」的最佳注脚。

王远征篆刻部分作品展示

王远征篆刻部分作品展示

 

跨界突围:让文化基因在光纤里突变

他常带学生在龟山碑林上「双语课」:左手拓印千年碑文,右手扫描二维码解码文明基因。正如他投资孵化的《数字楚辞》项目,全息湘君即将在长江大桥畔凌波微步,而黄鹤楼飞檐的斗拱结构,正被青年设计师转化为国潮鞋履的支撑算法。

“百年前汉口茶商用蒸汽船运送青砖茶,今天我们的汉字该乘着光纤出海。”在华韵奖的演讲台上,他举起那枚融合榫卯工艺的U盘——古老的智慧被压缩成0与1,却在巴黎设计周上绽放出比蒙娜丽莎微笑更神秘的东方代码。

华韵奖组委会拜访王远征老师

 华韵奖组委会拜访王远征老师


以笔墨为舟,向星海摆渡

王远征老师的微信签名是「持灯者」。五十年前木匠铺里那簇摇曳的烛火,如今已化作非遗长路上不灭的星芒。当华韵奖的光芒投向未来,我们看见工匠精神从未老去——它只是褪去岁月的茧衣,在木纹与代码的交织中舒展新枝,在AR晕染的《兰亭》墨韵里低吟,在每一个汉字振翅掠过江城的黎明中,与朝阳一同升起。  

图片10

《2025华韵奖“匠心永续·智造未来”工匠精神文创设计邀请展》

 

文章版权声明‌:本文章版权归[华韵奖组委会]所有。未经组委会许可,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或商业使用。侵权必究‌。